查看原文
其他

钻进M1A1主战坦克 西方设计重视人机工效?内部照打破美好想象

hawk26 hawk26讲武堂 2023-07-04

3月16日《钻进T-72主战坦克“恶魔最好的武器”大量内部设备包围车组成员》一文中介绍了T-72的真实内部,很多朋友吐槽苏联设计非常“反人类”。



不少留言表示,美国坦克会在这方面比T-72要完美很多,今天来通过一组非常详细的内部照片,来看一下美国M1A1“艾布拉姆斯”主战坦克的内部,相信会改变很大人的想象。


M1A1主战坦克由四名车组成员控制,最前面是驾驶员,炮塔左侧是装填手,炮塔右侧前面是炮长,炮长后方是车长。


坦克驾驶员的座椅分为三节,分别支撑臀部、背部和头部。座椅有固定的模式,可以满足开窗驾驶、闭窗驾驶、进出等需要。


驾驶员通过一个摩托车把一样的驾驶杆(牛角握把)操纵坦克,左侧是仪表盘,右侧有控制舱盖开关的装置。


通过这个模拟器照片,大家可以对M1A1驾驶员在车内的姿势有个直观的了解。由于配备了液压助力和自动变速箱,驾驶员的工作强度明显降低了很多。


从这个角度看,驾驶员的空间并没有比俄罗斯同行要好多少,当然,驾驶坦克要轻松很多。


这张照片可以看到右侧控制舱门开关的装置,M1坦克的驾驶员同样位于主炮下方,在坦克被击穿着火后,他也很难逃生。


进入炮塔,首先看的是炮长的战位,可以看到左侧有两个瞄准镜,右侧有一个夜视仪显示屏。下方还有火炮操作云台,用来控制火炮水平方向和俯仰角度。


坐在炮长座椅上,看到的控制面板。左侧应该是一个简易的应急瞄准镜,中间是主用瞄准镜,右侧是夜视仪显示屏。


M1A1之后的“艾布拉姆斯”主战坦克,都配备的是M256型120mm主炮。这种火炮就是莱茵金属Rh-120的改进型,采用了立楔式炮闩。可以看到炮长与这门火炮的距离并不远,开炮时一定要戴上头盔。


战斗状态的炮长,双手握着火炮操纵杆,左手稍微向前就是并列机枪。如果机枪弹药耗尽,炮长还必须快速补充弹药。


车长位于炮长身后,位置较高,可以获得更好的视野。车长正在通过一个周视潜望镜进行观察,后来的M1A2就将这个周视潜望镜取消,由炮塔左侧的周视观瞄系统取代。


车长面前有更多的显示屏,还有一个与炮长一样的瞄准镜,车长可以超越炮长对目标进行瞄准和射击。照片右上方就是取消的周视潜望镜座。


车长战位的设备更换较为频繁,这是不同型号的“艾布拉姆斯”主战坦克车长战位的对比:左上为M1A2原型,右上为M1A2 SEP/SEP v2,下为M1A2 SEP v3。



车长位置却是要宽敞一些,而且内部设备显得不是很凌乱。


不过,对于坦克车长来说,再宽敞的空间还是容纳不下他们心头的焦虑。


从装填手的角度看车长的战位,那个黑色操纵杆就是车长用来控制火炮瞄准和射击的装置。


装填手的空间是最大的,这是考虑到他是站立工作而特殊安排的。炮塔尾舱内的炮弹是弹头向后的,装填手需要将炮弹旋转180°,然后再快速装入弹膛。在取出炮弹时,还要用膝盖控制装甲屏蔽门的开关,全身所有关节都用上了。


一枚炮弹重达22千克,对于装填手的体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。不过M1系列坦克的所有炮弹都是储存在炮塔尾舱内,发生危险时,可以尽可能保证车组成员的安全。而且火力持续性不是一般的强,相对而言,其他型号的主战坦克的待发弹药通常只有二十发左右。


这张是固定摄像头拍摄的照片,可以看到车长和装填手都戴了防毒面具,尽管M1系列坦克配备了集体三防装置,但炮尾喷出的火药燃气还是会让车组成员窒息,因此他们不得不佩戴防毒面具防止吸入过多有毒有害气体。



美军在吉布提举行两栖登陆演习 为M1A1坦克更换发动机

上帝视角:伊拉克陆军M1A1主战坦克开炮引爆汽车炸弹



本人是SC军事贴图区版主hawk26,为大家提供原创军事内容,感谢大家收看。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或搜索“hawk26讲武堂”微信公众号,可以关注收听,谢谢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